VIP標識 上網(wǎng)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shè)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wǎng)服務(wù)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圖庫 » 植物學圖庫 » 正文

水稻胡麻斑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7-08-15
核心提示:一、癥狀 又稱水稻胡麻葉枯?H??韉廄?扔蟹⑸?4友礱縉謚潦棧衿誥?煞⒉。?局甑厴喜烤?墑芎Γ?砸鍍??。帜[友科謔芎Γ?殼時浜鄭?課闖槌觶?右犢菟饋C縉諞鍍?⒁肚史⒉?多為橢圓病斑,如胡麻粒大小,暗褐色,有時病斑擴大連片成條形,病斑多時秧苗枯死。成


 一、癥狀

  又稱水稻胡麻葉枯病。全國各稻區(qū)勻有發(fā)生。從秧苗期至收獲期均可發(fā)病,稻株地上部均可受害,以葉片為多。種子芽期受害,芽鞘變褐,芽未抽出,子葉枯死。苗期葉片、葉鞘發(fā)病 多為橢圓病斑,如胡麻粒大小,暗褐色,有時病斑擴大連片成條形,病斑多時秧苗枯死。成株葉片染病 初為褐色小點,漸擴大為橢圓斑,如芝麻粒大小,病斑中央褐色至灰白,邊緣褐色,周圍有深淺不同的黃色暈圈,嚴重時連成不規(guī)則大斑。病葉由葉尖向內(nèi)干枯,潮褐色,死苗上產(chǎn)生黑色霉狀物(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葉鞘上染病 病斑初橢圓形,暗褐色,邊緣淡褐色,水漬狀,后變?yōu)橹行幕液稚牟灰?guī)則大斑。穗頸和枝梗發(fā)病 受害部暗褐色,造成穗枯。谷粒染病 早期受害的谷;液谏珨U至全粒造成秕谷。后期受害病斑小,邊緣不明顯。病重谷粒質(zhì)脆易碎。氣候濕潤時,上述病部長出黑色絨狀霉層,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二、病原

  Bipolaris oryzae (Breda de Hann) Shoem.稱稻平臍蠕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異Helminthosporium oryzae Breda de Haan。分生孢子梗2-5個束狀自氣孔伸出,不分枝,稍曲,有隔膜。分生孢子頂生,倒棍棒形或長圓筒形,微彎,褐色,有3-11個隔膜,大小24-122×11-23(μm),有性態(tài)Cochliobolus miyabeanus (Ito et kuribayashi) Drechsler ex Dastur稱宮部旋孢腔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僅在培養(yǎng)基上發(fā)現(xiàn),自然條件下不產(chǎn)生。


三、侵染循環(huán)、發(fā)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殘體或附在種子上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在干燥條件下可存活2-3年,潛伏菌絲體能存活3-4年,菌絲翻入土中經(jīng)一個冬季后失去活力。帶病種子播后,潛伏菌絲體可直接侵害幼苗,分生孢子可借風吹到秧田或本田,萌發(fā)菌絲直接穿透侵入或從氣孔侵入,條件適宜時很快出現(xiàn)病癥,并形成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高溫高濕、有霧露存在時發(fā)病重。酸性土壤,砂質(zhì)土,缺磷少鉀時發(fā)病。旱秧田發(fā)病重。菌絲生長溫限5-35℃,24-30℃最適,分生孢子形成溫限8-33℃,30℃最適。萌發(fā)溫限2-40℃,24-30℃最適。孢子萌發(fā)須有水滴存在,相對濕度大于925。飽和濕度下25-28℃,4小時就可侵入寄主。

四、防治方法

  (1)深耕滅薦,壓低菌源。病稻草要及時處理銷毀。(2)選在無病田留種或種子消毒。(3)增施腐熟堆肥做基肥,及時追肥,增加磷鉀肥,特別是鉀肥的施用可提高植物株抗病力。酸性土注意排水,適當施用石灰。要淺灌勤灌,避免長期水淹造成通氣不良。(4)藥劑防治參見稻瘟病。


 
[ 網(wǎng)刊訂閱 ]  [ 食品圖庫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guān)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圖庫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21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