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每年有200萬噸到300萬噸地溝油回流餐桌。”上個月,武漢工業(yè)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全國糧油標準化委員會油料和油脂工作組組長何東平的一句話,讓地溝油這個話題引發(fā)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盡管何教授后來對自己的說法進行了一些澄清,但地溝油的流向,已然成為全國老百姓心中最不安的疑問。
近年來,合肥市餐飲業(yè)越來越發(fā)達,大大小小的餐館所產生的地溝油最終流向哪里?從上月中旬開始,記者追蹤撈地溝油的三輪車,在提煉地溝油的小作坊邊租房蹲點暗訪,并對地溝油的流向跟蹤調查。不過,暗訪的結果卻是非常耐人尋味……
滿是污漬的三輪摩托車,看不清牌號,甚至沒有牌照,車上放著大大小小沾滿油污的桶……相信很多市民都看到過這種拉泔水或地溝油的車輛。
日前,記者一路跟蹤一輛撈地溝油的三輪摩托車,最終在合肥一處城中村找到一個煉制地溝油的小作坊。
作坊原是養(yǎng)豬場
從3月20日開始,記者便注意觀察一些疑似撈地溝油的車輛。 3月23日10時30分許,記者跟蹤一輛撈地溝油的三輪摩托車,來到合作化北路西側的一處城中村。
這個城中村和合肥市殯儀館只有一墻之隔。村子里的道路坑洼不平,低矮的民房擠在一起,隨處可見成堆垃圾。
三輪車駛入城中村西北角后,停在一片由數(shù)十間低矮的瓦房組成的小作坊里。一位當?shù)卮迕裾f,這個作坊以前是養(yǎng)豬場,那些瓦房原本是豬圈,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已經廢棄。
小作坊的環(huán)境非常糟糕,屋里屋外堆著許多沾滿污漬的油桶。一條溝渠從作坊里流出,雖然經過雨水的沖刷,但里面還是有明顯的黑色油污,結成塊狀。
作坊西面的一個池塘里,也滿是黑色的油渣狀物質,幾乎將池塘填平,并散發(fā)著刺鼻的氣味,令人作嘔。
作坊主非常警惕
小作坊的前面,是一幢白色的民房,三層樓高。
或許因為記者一行是陌生人,民房里的一對中年男女一直非常警覺地盯著記者的一舉一動。
直覺告訴記者,這個作坊里藏有貓膩。經過合議,大家決定在旁邊租房蹲守。幸運的是,作坊旁一幢樓房的二樓正好有一個房間要出租。
房主程老漢領著我們去看房時,民房里的中年男子一直跟在記者后面,依然十分警惕。
程老漢告訴記者,城中村叫“龔洼”,小作坊在村里已有10多年了,以前是養(yǎng)豬場。幾年前,養(yǎng)豬場因為污染問題被關停,原來養(yǎng)豬的那些人,便將養(yǎng)豬場改為家庭作坊,加工回收的泔水等。
“他們這些年賺了不少錢,在合肥都買了房子。”程老漢說道。
作坊據說很神秘
程老漢的出租房,只有20平方米左右,窗戶玻璃是破碎的,房間里濕氣很重,只有一張石頭墊起來的床、兩張老式的桌子以及幾把破舊不堪的椅子。
記者以大學生的名義,在一番討價還價后,以120元的月租,租下了房子。
這間位于二樓的房子,在小作坊的東面。走出房間,站在狹窄的走廊上,可以俯視小作坊的一部分。
記者注意到,小作坊里面的瓦房里,也有很多油桶,作坊里還停著一輛面包車。此外,作坊里還有幾只狗,每當有行人從附近經過,就叫個不停。
住在附近的一位女房客告訴記者,這個小作坊挺神秘的,經常冒煙,風吹過來很嗆人,好像在熬什么東西,“我也不知道是干嗎,但聽說是在煉辣椒油。”
這個作坊里,到底藏有什么樣的秘密呢?帶著這樣的疑問,當天下午,記者一行帶著被子,住進了出租房……
數(shù)天的蹲點暗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為了得到足夠多的煉制原料,作坊里的人不分晝夜,隨時都會開著三輪摩托車或是面包車去撈地溝油。
飯店里拎出一桶泔水
3月24日傍晚6時30分左右,夜幕初降,小作坊里突然響起了馬達的轟鳴聲。很快,一輛破舊的三輪摩托車駛了出來。
開三輪摩托車的中年男子戴著頭盔,一名女子坐在車斗邊,將自己裹得很嚴實。車上放著一只大鐵桶和幾只骯臟不堪的塑料桶。顯然,這輛摩托車是去撈地溝油的。記者急忙驅車跟上。
摩托車駛上合作化北路后,一直不緊不慢地行駛著,很快就來到了青陽路上。在青陽路一家飯店門口,摩托車停了下來。那名女子拿著一只空塑料桶,從車上跳下走進飯店。很快,她拎著一只塑料桶出來,很吃力的樣子。
記者湊近一看,塑料桶里裝滿了渾濁的泔水。
美食街下水道里撈油
女子上車后,三輪摩托車重新啟動。穿過幾條街,行至東至路時,三輪摩托車突然拐進路邊的九華·華林家園小區(qū),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記者趕緊下車,跟進小區(qū)。在小區(qū)的南邊,記者在一個路燈下找到了那輛三輪摩托車。在離三輪摩托車幾米遠的小區(qū)綠化帶旁,那名男子正在使勁移動窨井蓋。
在數(shù)聲刺耳的響聲過后,窨井蓋就被移開了,那名男子隨即拿起一根竹竿,竹竿的一頭有一個瓢狀的器具,男子就用這個器具在下水道里撈了起來。
記者注意到,這個小區(qū)的南面是皖河支路美食一條街,此時正值飯店的晚高峰,一家家餐館廚房的抽油煙機發(fā)出很大的聲音。
在這個小區(qū)里,這對男女先后打開5個窨井蓋,從里面撈出了好幾桶地溝油,然后倒進車上的大桶里。
小區(qū)里,不時有居民從這對男女的身旁經過,而這對男女非常鎮(zhèn)定,視若不見。
為了地溝油“日夜奮戰(zhàn)”
3月25日上午10時50分,小作坊里的一輛車牌號為皖ARC969的七座面包車突然發(fā)動。大白天的,會去干什么呢?記者趕緊驅車跟了上去。
一路上,這輛面包車開得很快,時速一度達到80公里。最后,面包車開到太湖路上的太寧花園停車場。
面包車停下后,一對男女打開了一家飯店后堂的下水道窨井蓋,在里面掏個不停。其間,小區(qū)保安也看到了,但沒有上前詢問。
面包車的后門是敞開的,記者看到面包車除了正副駕駛位置,其余座位全部被拆除,放滿了大大小小的塑料桶。
暗訪的幾天里,記者注意到,為了撈到足夠的地溝油,作坊里的人隨時都會開著面包車或是三輪摩托車,去飯店、食堂等所在地拉泔水、撈地溝油。
作坊主還有“合作伙伴”
3月25日下午2時30分許,作坊里又有了動靜,一輛車牌號為皖ACS268的小貨車裝了近10只油桶,向五里墩立交橋方向開去。難道是轉移煉好的地溝油?記者再次跟了上去。
一路上,記者注意到,遇到路面顛簸處時,小貨車上的油桶會劇烈搖晃,桶明顯是空的。
這個時間,帶這么多空桶出來干嗎呢?難道還是去撈地溝油?記者一頭霧水,只能緊緊跟著車子,沿著金寨路高架、南二環(huán)往東行駛。
下午3時10分左右,小貨車開進南淝河路旁邊的一個村莊。在村邊一戶人家門口,小貨車終于停了下來。這時,屋里有人出來,將空桶一個個從車上卸了下去。
記者一行坐在不遠處的車上,緊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在空桶卸完沒多久,一個個油桶又被裝上了車。裝油桶的盡管有3個男人,但他們的一舉一動顯得很吃力。這次,油桶明顯是滿的。
桶里裝的是什么?記者疑惑時,一輛三輪摩托車從眼前突然開過,車上滿是大大小小的桶,裝滿了泔水。
在這個村莊停留了約50分鐘后,小貨車滿載著8大桶油回到龔洼村。
合作者疑是專門收油的
南淝河路邊的那個村莊里,是不是還有一個煉地溝油的作坊?3月26日上午10時許,記者再次來到這里暗訪。
村民告訴記者,這個村莊叫李成村,確有一家從飯店收油的作坊。巧合的是,記者進入那家作坊時,里面沒人。
小作坊是個非常簡易的房子,建在一幢居民樓旁,大概30平方米大,房子里面整齊地擺滿了空油桶,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難聞的泔水味。
在這個作坊附近,記者沒有看到煉油的灶臺或鐵鍋。
綜合之前暗訪到的情況,記者判定,這個小作坊很可能是專門收集地溝油的。而收到的地溝油,最終會全部被送到龔洼村的小作坊里提煉。(新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