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無圖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安全 » 營養(yǎng)與健康 » 正文

如何防止血糖上竄下跳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1-08-27  來源:現代保健報  瀏覽次數:650
核心提示:正常人的血糖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天24小時內會有一定程度的波動:三餐后食物吸收形成三個大的高峰;早4—8點肝糖輸出形成一個小的高峰;凌晨1—3點胃腸空空,各種升糖激素又都處于低水平,這時的血糖最低。


  正常人的血糖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天24小時內會有一定程度的波動:三餐后食物吸收形成三個大的高峰;早4—8點肝糖輸出形成一個小的高峰;凌晨1—3點胃腸空空,各種升糖激素又都處于低水平,這時的血糖最低。

  國內研究發(fā)現,血糖波動幅度大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微量白蛋白尿的也較多。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長期血糖波動大,視網膜病變及糖尿病腎病的風險都會增加。

  專家指出,糖尿病患者中存在很多“加速大腦老化”的因素,血糖波動就是其中之一。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起效迅速的口服降糖藥物來降低餐后血糖,有益于延緩認知能力減退。

  可見,控制糖尿病不但要把平均血糖降到正常,還要避免餐后高血糖和低血糖的發(fā)生。如何避免血糖“上躥下跳”呢?
 

  1.確定合適的降糖目標。糖化血紅蛋白應控制在7%以內。另外,餐后血糖應小于10毫摩爾/升。

  2.及時發(fā)現血糖波動;颊咦晕已潜O(jiān)測是發(fā)現血糖波動的主要手段,血糖監(jiān)測能反映出患者日內和日間的血糖波動,必要時需要做72小時的持續(xù)血糖監(jiān)測。

  3.尋找誘因。引起血糖波動的原因有內在、外在兩類:內在原因包括肝、腎、胃腸、垂體病變等,食物、藥物的吸收改變、飲食、運動、情緒和睡眠。外在原因包括食物的種類、纖維素的含量和烹調的方法,進食時間的改變,抗糖尿病藥物特別是胰島素促泌劑及胰島素的種類、劑量、注射時間以及胰島素使用與飲食運動配合的改變。

  4.預防低血糖。長效磺脲類藥物容易導致低血糖,短效磺脲類藥物、苯磺酸類藥物、雙胍、噻唑唍二酮等發(fā)生低血糖的風險較低。餐前注射普通胰島素或預混胰島素容易導致下一餐前的低血糖,超短效胰島素可以減少其發(fā)生的幾率。長效胰島素類似物甘精胰島素和地特胰島素作用較平緩,持續(xù)時間長,比起傳統(tǒng)的中效胰島素來,能減少夜間低血糖的發(fā)生。


    【相關閱讀】

    糖尿病患者常吃菠菜可穩(wěn)定血糖

    血糖高,舌頭會報警

    南瓜山藥同食可延緩衰老輔助降血糖

    血糖監(jiān)測正常時調藥不如調飲食

    調節(jié)自己血脂 多吃點鴨血

    高血糖患者,應多食用大黃瓜

編輯:yuanlee

 
關鍵詞: 糖尿病 血糖 飲食
[ 網刊訂閱 ]  [ 食品安全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安全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