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wǎng)服務(wù)號

馬鈴薯保鮮技術(shù)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5-10-08
    近年來,我國馬鈴薯鮮薯出口總量逐年呈上升趨勢。1996年共出口44萬噸,共創(chuàng)外匯7500萬美元。但外銷鮮薯對品質(zhì)有較嚴格的要求,與歐洲的馬鈴薯主產(chǎn)國比較,我國出口的鮮薯在品種、分級、包裝、貯運各方面皆有差距。本文對馬鈴薯保鮮技術(shù)作一簡要介紹:

  1、抗褐變及滅菌防腐

  對馬鈴薯抗褐變,次氯酸鈉的最有效濃度為17.5ppm,浸泡液ph為4,浸泡時間5min以上,次氯酸鈣的有效濃度也是17.5ppm,但浸泡護色效果不受溶液的ph限制;抗壞血酸護色的最有效濃度為0.3%。2-磷酸-抗壞血酸是新開發(fā)出的效果良好的非硫護色劑。

  2、防腐與保鮮

  防止保鮮薯在貯運過程中的腐爛,也是保鮮薯生產(chǎn)廠家必須重視、面對的問題。80年代之前,多用硫酸銅、多菌靈等保護性殺菌劑混溶于清洗、護色液中進行抑菌防腐處理。在馬鈴薯的防腐上,仲丁胺熏蒸、洗薯塊皆可。洗薯時,每kg凈含量為50%的仲丁胺商品制劑,用水稀釋后,可洗塊莖20000kg,熏蒸時,按每kg薯塊60mg-14g/立方米50%仲丁胺使用,熏蒸時間12min以上,防腐效果良好。

  另一新開發(fā)的馬鈴薯保鮮措施是使用成膜保鮮劑。即用甲殼素、殼聚糖、麥芽糖糊精、魔芋葡萄甘露聚糖、褐藻酸鈉、石蠟、蜂蠟蔗糖酯等成膜劑,加入一定的抑菌劑、抗氧化劑,通過浸泡成膜、刷膜或噴涂的辦法進行被膜保鮮。被膜保鮮效果很好,兼有氣調(diào)、抑制呼吸作用的功能,尤以殼聚糖等自身就有很強的抑菌作用的成膜劑應(yīng)用前景廣泛。

  最近,日本研制出了新型的天然食品保鮮劑,該產(chǎn)品是從核蛋白中提取的,抗菌防腐效果良好。主要成分有:魚蛋白提取物35%、甘氨酸35%、醋酸鈉25%、聚磷酸鈉5%,試用于馬鈴薯和"土豆色拉"保鮮,效果良好,且經(jīng)過60-120℃高溫加熱30min后,抗菌活性仍然保持100%,將這種保護劑吃進人體,對健康也無妨礙。該保護劑已獲美國fda等6個國家標準和專利的認可。

  3、貯藏與抑制發(fā)芽

  保鮮薯一般要求貯藏在冷涼、避光、高濕度的條件下,有條件的地方宜進行高濕度氣調(diào)貯藏(rh90%-95%)。在入貯之前和貯藏期間通常進行抑芽處理。常見抑芽劑有下面幾種:

  國外一些公司在我國馬鈴薯產(chǎn)區(qū)推廣的抑芽劑,主要成分就是青鮮素,使用濃度2500ppm,在收獲前4-6周噴施馬鈴薯植株。

  異丙基n-(3-氯苯)氨基甲酸脂(cipc):cipc是目前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馬鈴薯抑芽劑,在所有的歐洲國家、美國、澳大利亞和少數(shù)發(fā)展中國家的馬鈴薯貯藏中普遍使用了cipc。cipc的施用方法有薰蒸、粉施、噴霧和洗薯4種,以薰蒸的抑芽效果最好,可長達9個月。薰蒸的適宜量范圍:0.5%-1%,一次薰蒸的時間在48h左右,洗薯塊的適宜濃度為1%。fda和epa1996年公布的cipc在薯塊中允許殘留的限量為30mg/kg。
 
分享:
 

 
 
推薦生產(chǎn)技術(shù)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2.803 second(s), 597 queries, Memory 2.5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