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肉雞產(chǎn)品主要是黃羽肉雞和白羽肉雞,因此談到黃羽肉雞的概念就不得不提及白羽肉雞,二者在各方面的特征都具有較強的對比性。
從羽毛顏色看,白羽肉雞的羽毛以白色為主,黃羽肉雞則包含了黃羽、麻羽和與黃麻羽有關的羽色,同時還包括有色羽中的黃膚雞、白膚雞和烏骨雞等。
從種源來說,白羽肉雞是從國外引進的“快大白雞”,其“祖先”在國外,而黃羽肉雞的“祖先”大多在國內,因此不少人也將黃羽肉雞稱為“中國式肉雞”、“國產(chǎn)肉雞”。白羽肉雞之所以被稱之為“快大”,是因為其出欄時間短,一只白羽肉雛雞經(jīng)42天飼養(yǎng)就可以長到3公斤左右,生產(chǎn)效率很高,從這個角度來說,黃羽肉雞與之相比只能稱為“慢小”。我國土生土長的各地方黃羽肉雞品種,出欄時間比較晚,一般都在100天以上,且出欄體重僅為1.5公斤~2公斤。
雖然生產(chǎn)效率略有不及,但黃羽肉雞具有白羽肉雞所不及的肉質感官質量(主要指色澤、風味、口感、嫩度和多汁性等方面)及更強的抗病力。而且隨著黃羽肉雞育種的興起,各種經(jīng)“改良”的培育品種及配套系越來越多,一些“中速型”、“快速型”黃羽肉雞品種逐漸顯現(xiàn),由于其出欄時間被大大提前,更有利于一些公司生產(chǎn)和運作,因此近年來市場份額明顯增加。
從銷售方式和消費地區(qū)來看,白羽肉雞主要經(jīng)屠宰分割為雞胸肉、雞腿肉和雞翅等形式銷售,或加工為熟食后上市。分割產(chǎn)品價格相對低廉,主要用于快餐類消費,消費群主要在我國北方;而黃羽肉雞主要以活雞形式流通,現(xiàn)場宰殺,基本不需要分割加工。一般用整雞煲湯或做白切雞、燒雞、扒雞等,價格高于白羽肉雞,目前消費群體以南方居民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