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wǎng)服務號

初秋如何加強家禽的飼養(yǎng)管理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4-03-18
核心提示:加強通風:保證鴨舍空氣流通,如夜間天氣悶熱,鴨子鳴叫不安,可將鴨子趕入池水中,也可使用電風扇等進行人工通風。

 

加強通風:保證鴨舍空氣流通,如夜間天氣悶熱,鴨子鳴叫不安,可將鴨子趕入池水中,也可使用電風扇等進行人工通風。

配好飼料:苗鴨養(yǎng)至7日齡即可轉入正常飼養(yǎng)。飼料搭配:玉米58%,糠麩10%,豆餅25%,魚粉3%,貝殼粉2%,骨粉1.5%,食鹽0.5%,每公斤飼料含代謝能11.72~12.14兆焦,粗蛋白質18%~19%。鴨7日齡后每3小時喂料1次;20日齡后每天喂料3~4次,并可利用稻田放牧,減少用料量。

加強保溫:10月底起就要做好防寒保溫工作,防止寒風侵襲,放牧時應將鴨群趕到暖和的沙灘、塘溝、水渠等避風處,以免受寒受凍。

加強防疫:經(jīng)常檢查舍內溫度,觀察雛鴨的飲食、排便和活動情況,平時可在飼料中加入復方敵菌凈、土霉素鈣鹽、復合維生素、鈣片等藥物,以預防疫病發(fā)生。一旦鴨子發(fā)病,應立即治療,并將病鴨隔離飼養(yǎng)。

初秋時節(jié)正是春養(yǎng)后備母雞初產(chǎn)階段,對后備母雞要及時換喂過渡料。一般給20周齡的雞換喂蛋前料,也稱過渡料,料中的鈣為1%、粗蛋白質為16.5%。用15天時間逐漸完成換料過程,切忌過急,以防引起拉稀。在產(chǎn)蛋率達到5%時,飼料中的鈣應在3.4%~3.5%,粗蛋白質應達到18%。

后備母雞一般15周齡進入性成熟階段,此期的自然光照逐漸縮短。光照時間短,到達性成熟的時間就長,因而15周齡后就應開始補充光照,以滿足雞性成熟的需要。一般而言,15周齡后的光照時間應維持在15周齡時的光照時數(shù),但光照不能太強,以防雞啄羽、啄趾、啄背等惡癖的發(fā)生。

初產(chǎn)蛋雞每天的光照時間為13~17小時。在換料、補鈣的同時,應抓好群體發(fā)育的均勻度,將大、中、小后備母雞分群飼養(yǎng),定期調群。切忌猛增料或猛減料,其效益在21日后方可表現(xiàn)出來,不宜操之過急。體重輕的雞喂料量不要超過中大雞,以免因脂肪沉積而影響性成熟。

同時,要供足清潔的飲水,每周還可供應2~3次淡鹽水,以提高蛋雞體質,增加采食量。并控制母雞的初產(chǎn)體況。而對經(jīng)過一個產(chǎn)蛋年的母雞,此時要抓好換羽期管理,以加快恢復生產(chǎn)。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wǎng)刊訂閱 ]  [ 生產(chǎn)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chǎn)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397 second(s), 172 queries, Memory 1.3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