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十種疵珠 十種對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5-06-06
         人工培育珍珠過程中,育成的珍珠中常會出現(xiàn)一些疵珠,影響珍珠的質量和產量。因此,要實現(xiàn)育珠豐產,就要根據各種疵珠形成的原因,采取相應的對策:

  一、片珠 小片送進外套膜的結締組織后,不生成珍珠,而是潰爛成黃色的漿糊狀。原因是小片干死造成擦傷,經細菌感染所引起。故操作時要慎防擦傷及細菌感染。

  二、焦頭珠 育成的珍珠半粒裸露在外膜的內表皮之外,呈黑色燒焦狀。原因是手術操作不當或植片不符合要求造成。要按要求進行手術或植片。

  三、墜宙珠 珍珠不是游離在外套膜中,而是貼附在蚌殼的內層上。主要是由于送片時,把小片送到外套膜的外表皮以外或水質不良引起。故送片要準,水質要好。

  四、爛核珠 珍珠空心,珠內有發(fā)臭的豆渣狀物,珠光暗淡。原因是小片制作時擦傷或插入時工具不潔引起。操作時用于插片的水和工具要干凈。

  七、僵珠 養(yǎng)殖兩年以上的育珠蚌,產生的珍珠形似空殼,呈僵化狀態(tài)。原因是制片蚌太瘦或凍傷、擦傷引起。不用太瘦的制片蚌,同時防凍傷、擦傷,可有效解決此類問題。

  八、皺紋珠 珍珠表面有深淺不一的溝紋或皺紋。原因是送片針大小與小片大小不相稱或操作不當所致。做到送片針的大小和小片的大小相吻合,加之講究恰當?shù)牟僮骷纯杀苊獍櫦y珠。

  九、尾巴珠 珍珠的一端或多端有尖形或長尾巴。原因是形成畸形珍珠囊所致。在育珠過程中,講究飼養(yǎng)和操作方法,即可避免。

  十、粉珠 珍珠表面光澤呈粉刺狀。原因是由于制片蚌不符合要求,或小片、結締組織過多,影響表皮細胞的分泌,或由于蚌病引起,使珍珠囊失掉分泌珍珠質的功能,使骨質蛋白分泌增加引起。選擇符合要求的制片蚌,有效防治蚌病是避免粉珠的關鍵。

  總之、針對上述情況,為防止出現(xiàn)疵珠,必須做到:

  1.選擇殼體完整無傷、閉殼迅速、噴水有力、殼內珍珠色澤美麗的蚌作制片蚌,插片蚌要體質健壯、無病無傷,殼面生長線稀疏,外套膜完整。

  2.手術前手術工具用紫藥水進行消毒。

  3.開殼時千萬不要碰傷外套邊緣膜,剪除外套膜的邊緣不能有殘留。

  4.在制作細胞小片時,應制成4毫米~6毫米的正方形小片。在制片過程中,要防止陽光直射,動作要細致、輕快、熟練,避免因操作時間長而造成小片干燥死亡。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3.670 second(s), 732 queries, Memory 3.0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