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葡萄栽培以市場為導向,以質量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標準化栽培技術!
通過控制產(chǎn)量提高質量 這是提高質量的核心措施。日本葡萄畝產(chǎn)控制在1000公斤左右?刂飘a(chǎn)量的途徑是修剪。一是果枝的修剪,結果枝與營養(yǎng)枝的比例控制在2:3。二是果穗修剪。每個結果枝只留一穗,摘除穗的前端(基部)第一、二結果小枝和末端4—5個小穗,保持果穗長度15—20厘米,以形成外形一致的果穗;疏掉向穗軸內(nèi)側生長的果粒、小粒、傷果,保留一穗25—30粒果(一個小果枝留2—3粒),一串葡萄重400—500克,單果重15克左右。這樣可以保證果實充分成熟且整齊一致,同時也便于采后實行規(guī)范化包裝和銷售!
采用配套技術
一是選擇適宜的樹形。日本最常用的樹形有X型自然長梢整枝、H型短梢整枝。X型自然長梢整枝可控制生長勢,尤其適于大樹形栽培。一棵大葡萄樹占地通常為500平方米,支架較高,便于通風透光和肥水管理,有利于提高葡萄品質。H型短稍整枝可控制樹的高度,增強樹勢,便于整枝和無核化處理。一般每1000平方米種植40—50株!
二是實行控制葉面積指數(shù)的促早發(fā)栽培。葡萄收獲后趁葉片還綠時施肥1次,以保證有充分的營養(yǎng)積累;春季發(fā)芽后,要盡快摘除第二個新梢,并及時防治白粉病;前期要加強肥水管理,確保幼葉盡快(3周以內(nèi))長到最大,以使其充分進行光合作用的時間達到最長;控制合理的葉面積指數(shù),一般為2.5—3.0(巨峰為2.5—2.8,玫瑰露為3.0)。具體做法是,每1000平方米保留1.5萬根1米長的新梢(研究表明,5根新梢具有使500克的果實成熟的能力),每個枝條上保證有5片葉,新梢控制在18厘米左右,就能達到上述葉面積指數(shù)、產(chǎn)量和品質指標。
三是科學防治病蟲害,嚴格限制用藥。設施栽培一年要用5—6次藥,重點防治對象為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紅蜘蛛和薊馬、葉蟬。
四是激素處理。利用赤霉素進行葡萄無核化處理和拉長果穗!
五是肥水管理。日本非常重視培肥土壤,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高達8%,為高品質栽培奠定了堅實基礎;施肥一般結合塑料軟管微灌進行(有機肥與化肥的比例為2:8),軟管圍繞主干呈同心圓狀分布3圈(限制根系栽培法)。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農(nóng)民不僅嚴格按上述規(guī)程操作,而且要準確地記錄施肥、用藥等重要生產(chǎn)活動,保留連續(xù)多年的完整的生產(chǎn)檔案,為實行質量追溯制度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