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wǎng)服務號

杜仲剝皮再生方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4-12-08
核心提示:杜仲為工業(yè)、醫(yī)藥、食品保健等領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珍貴資源,也是古生稀有植物。歷來常用的杜仲剝皮技術,是將杜仲樹皮按需要全部剝下,杜仲林隨后死去。

杜仲為工業(yè)、醫(yī)藥、食品保健等領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珍貴資源,也是古生稀有植物。歷來常用的杜仲剝皮技術,是將杜仲樹皮按需要全部剝下,杜仲林隨后死去;另一種方法是應用"環(huán)剝法"剝取杜仲2/3的樹皮,但增產(chǎn)效果不明顯,人們很少應用。究其主要原因,是"環(huán)剝法"在理論與實踐管理中還不完善,人們在剝皮保樹再生操作過程中,不知道要保護好剝皮樹的形成層細胞組織,因而破壞了樹的形成層細胞組織所致。傳統(tǒng)的杜仲剝皮方法嚴重浪費了資源,破壞了生態(tài)環(huán)境,阻礙了經(jīng)濟發(fā)展。"杜仲全剝皮再生方法"是一項真正保護性開采林木、促進生物資源開發(fā)增值的科學方法。具體方法如下:

1、我國實施杜仲全剝皮再生的時間,根據(jù)氣溫整體比前代略有升高這一規(guī)律,確定每年的3-8月為剝皮再生的最佳時間。

2、全剝皮的最佳特征是,各區(qū)域要根據(jù)每株杜仲生長的區(qū)域位置,觀察杜仲第一個生長區(qū)(杜仲樹有1-2個生長區(qū)),葉片生長成熟達到80%左右,即可整體剝掉每株杜仲的樹皮,這既是剝皮的最佳特征,又是剝皮再生的最佳時間。

3、要達到全剝皮再生的目的,讓形成層細胞多分生新細胞,外界條件是關鍵:⑴溫度:溫度是隨季節(jié)變化而變化的,全剝適合溫度是16-30℃。溫度過低形成層細胞處于休眠狀態(tài),生命活力不旺盛,不容易剝掉樹皮;溫度過高會使水分蒸發(fā)太快,易干枯、燒傷而導致細胞死亡,因此剝皮在春末夏初為最佳時節(jié)。⑵水分:全剝要求在空氣濕度70%以上、土壤水分充足的條件下進行。⑶對土壤要求pH值在4.5-8.5之間。

4、用人們通常所用的輕便、靈活、鋒利、操作順手的小刀,將杜仲從樹干基部至冠部下的整段樹皮剝下。在剝皮操作過程中,手和衣物等器具不能損傷形成層細胞,細胞層若遭到破壞,就不能完整再生好新皮。

5、將樹皮剝下后,要及時用有防護、濾水、殺病蟲、保濕增溫、營養(yǎng)輸送調控功能的無菌干凈薄膜條,包扎好已剝過皮的樹,使外露的細胞生活在適宜的液體環(huán)境中,保持該細胞生長需要的溫度平衡,促進該細胞的快速生長,以形成新的樹皮。但包扎膜不宜太緊。如果不用保護器材保護剝皮后的樹干形成層細胞的生存條件,讓自然界的狂風暴雨或病蟲危害了液體中的形成層細胞,讓充滿活力的細胞外露而使細胞不能生活在適宜的液體環(huán)境中,就會導致形成層細胞死亡。這樣,不僅不能達到"剝皮再生"的目的,反而會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6、包膜在1周后應隨時觀察,如果剝皮樹的新皮層還沒有完整復生形成,要掌握溫度,不能使膜內溫度過高。溫度過高(超過29℃),應將膜開孔,讓空氣通過開孔進入膜內進行循環(huán)調節(jié),使膜內溫度保持在25℃左右,使剝后的新生樹皮細胞迅速完整愈合成整體,在當月長出很厚的新皮層來轉化成新老皮。解膜涉及全剝皮后新樹皮的形成與增長,也是本項剝皮技術能否成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解膜特征:剝皮后觀察新的幼樹皮不斷從形成層表面長出來,全株新皮完整愈合成很厚的白色、綠白色、紫紅色3種新皮后方可解膜。整株杜仲樹在春末(溫度16-22℃)期間進行剝皮后,外在條件難以達到形成層細胞生長所需要的最佳溫度,形成層細胞活力不旺盛,形成新皮的時間約需15-35天。在夏初進行剝皮,溫度一般比較高,形成層細胞活力旺盛,分生速度快,新樹皮形成時間一般在7-15天。全剝解膜就是要根據(jù)剝皮季節(jié)、時間、再生新皮特征來確定解膜的時間天數(shù)。早剝皮遲解膜,遲剝皮早解膜,在實際應用中何時解膜依觀察的情況而定。杜仲樹剝皮后包膜時間越長,再生的新皮質量就越好,增產(chǎn)增值的效益也就越高。

杜仲樹在剝皮操作過程中,一定要保護形成層組織的完整性,這是再生新組織的前提條件。采取科學的殺病蟲復壯、施肥、管理等一整套措施,通過不斷更換樹體的生理機制,補充新的生理營養(yǎng)物質,并對它的生理機制營養(yǎng)進行輸送調控,促進杜仲樹剝皮后的再生新皮快速生長,是延長杜仲樹生命周期、增加采皮次數(shù)的關鍵。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杜仲 剝皮 再生 方法
[ 網(wǎng)刊訂閱 ]  [ 生產(chǎn)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chǎn)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478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