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wǎng)服務號

白菜黑腐病發(fā)生與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8-05-05
核心提示:中文名稱:白菜黑腐病 中文別名:半邊癱 拉丁學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 (Pammel)Dowson 為害作物:甘藍、花椰菜、苤藍、大白菜、蘿卜、油菜等,貯藏期繼續(xù)為害,為大白菜生產(chǎn)中的主要病害之一。 為害癥狀:幼苗出土前受害不能出土,或出土后枯死。成株期

    中文名稱:白菜黑腐病

    中文別名:半邊癱

    拉丁學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 (Pammel)Dowson

    為害作物:甘藍、花椰菜、苤藍、大白菜、蘿卜、油菜等,貯藏期繼續(xù)為害,為大白菜生產(chǎn)中的主要病害之一。

    為害癥狀:幼苗出土前受害不能出土,或出土后枯死。成株期發(fā)病,葉部病斑多從葉緣向內(nèi)發(fā)展,形成“V”字形的黃褐色枯斑,病斑周圍淡黃色,病菌從氣孔侵入,則在葉片上形成不正形淡黃褐色病斑,有時病斑沿葉脈向下發(fā)展成網(wǎng)狀黃脈,葉中肋呈淡褐形,病部干腐,葉片向一邊歪扭,半邊葉片或植株發(fā)黃,部分外葉干枯、脫落,嚴重時植株倒癱,濕度大時病部產(chǎn)生黃褐色菌溢或油浸狀濕腐,干后似透明薄紙。莖基腐爛,植株萎蔫,縱切可見髓中空。種株發(fā)病,葉片脫落,花薹髓部暗褐色,最后枯死,葉部病斑“V”字形。黑腐病病株無臭味,有霉菜干味,可區(qū)別于軟腐病。被黑腐病為害的大白菜易受軟腐病菌的感染,從而加重了白菜的受害程度。

    病原菌形態(tài)特征:菌體桿狀,頂端極生1根鞭毛,可鏈生,革蘭氏染色陰性。病菌生長溫度范圍5~39℃,最適溫度25~30攝氏度,致死溫度51攝氏度經(jīng)10分鐘,最適pH6.4。病菌在病殘體上,一般可存活2―3年。

    分類屬性:野油菜黃單胞菌野油菜黑腐病致病型

    分布區(qū)域:全國各地都有發(fā)生

    發(fā)病特點:病菌隨種子、種株或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成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播種帶病種子,病菌從幼苗子葉邊緣的水孔侵入而引起幼苗發(fā)病,土壤中的病菌靠雨水、灌溉水、農(nóng)事操作和昆蟲進行傳播,病菌多從葉緣水孔或蟲咬傷口侵入。帶病種株病菌進入種莢和種皮,使種子帶病,種子帶病率可高達100%。帶病種子是黑腐病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高溫多雨,早播,與十字花科作物連作,管理粗放,蟲害嚴重的地塊,病害重。

    防治方法:

    (1)無病株采種及種子消毒 無病株采種,種子無病。非健株采種,種子可用45%代森銨水劑200~400倍液浸種20分鐘,洗凈晾干后播種,或用50℃溫水浸種20分鐘,用冷水降溫,或用種子重量0.3%的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注意不要用鏈霉素浸種,以免產(chǎn)生藥害。

    (2)輪作 與非十字花科作物實行2~3年輪作。

    (3)加強田間管理 適時播種,苗期適時澆水,合理蹲苗,及時拔除田間病株并帶出田外深埋,并對病穴撒石灰消毒。
    
    (4)藥劑防治 發(fā)病初期及時噴藥,防治可用農(nóng)用鏈霉素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47%加瑞農(nóng)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70%敵克松克溶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或菜豐寧B1每667平方米300克加水60升噴霧或加水250升灌根。
 
分享:
關鍵詞: 白菜 黑腐病
[ 網(wǎng)刊訂閱 ]  [ 生產(chǎn)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chǎn)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96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