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水稻生產常見缺素癥及其補救措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3-10-14
核心提示:水稻缺氮時,其葉片體積減小,植株葉片自下而上變黃,稻株矮,分蘗少,葉直立。
 一、缺氮  

1、癥狀  

水稻缺氮時,其葉片體積減小,植株葉片自下而上變黃,稻株矮,分蘗少,葉直立! 

2、補救措施  

及時追施速效氮肥,配施適量磷鉀肥,施后中耕耘田,使肥料融入泥土中! 

二、缺磷  

1、癥狀    

稻株缺磷時,植株高度基本正常,但葉片深綠色或紫綠色,株型直立,分蘗少。  

2、補救措施  

淺水追肥,每畝用過磷酸鈣30千克混合碳酸氫銨25-30千克隨拌隨施,施后中耕耘田;淺灌勤灌,反復露田,以提高地溫,增強稻株對磷素的吸收代謝能力。待新根發(fā)出后,每畝追尿素3-4千克,促進恢復生長! 

三、缺鉀  

1、癥狀  

缺鉀植株葉片由下而上,葉片葉脈出現紅褐色斑點,下部葉片葉邊變黃,稻株分蘗較少,植株矮,葉片暗綠色,頂部有赤褐斑。  

2、補救措施  

立即排水,每畝施草木灰150千克,施后立即中耕耘田,或每畝追氯化鉀7.5千克。同時配施適量氮肥,并進行間隙灌溉,促進根系生長,提高吸肥力! 

四、缺硅  

1、癥狀  

缺硅時,水稻體內可溶性氮和糖增加,抗病性減弱,穗粒數結實率降低.嚴重時變?yōu)榘姿! ?

2、補救措施  

水稻每畝施硅量在100-150千克。  

五、缺鋅  

1、癥狀  

缺鋅最明顯的癥狀是植株矮小,葉片中脈變白,分蘗受阻,出葉速度慢,嚴重影響產量。因此,有人將鋅列入僅次于氮、磷、鉀的水稻第四要素。  

2、補救措施  

秧田期于插秧前2-3天,每畝用1.5%硫酸鋅溶液30千克,進行葉面噴施。始穗期、齊穗期,每畝每次用硫酸鋅100克對水50千克噴施。
  

六、缺硫  

1、癥狀  

水稻分蘗期對缺硫最敏感,缺硫植株明顯變矮;同時缺硫影響水稻吸收磷素營養(yǎng)及磷素轉化。  

2、補救措施  

注意施用含硫肥料。如硫銨、硫酸鉀、硫磺及石膏等,除硫磺需與肥土堆積轉化為硫酸鹽后施用外,其他幾種每畝施5-10千克即可。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00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