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工藝: |
工藝流程 1.浸出工藝 大豆→清理→破碎→軟化→軋坯→入浸料→存料箱→封閉攪籠→浸出器→濃混合油 2.混合油處理工藝 過濾→混合油貯罐→第一蒸發(fā)器→第二蒸發(fā)器→汽提塔→毛油 3.毛油精練工藝 ┌→水化凈油→真空脫臭→過濾凈油 預熱→加水水化→靜置沉淀→分離→│ └→大豆油腳→加熱→鹽析→沉淀→回收大豆油 工藝要點 1.軋坯是預處理的關鍵,關系到油脂的產量和品質的優(yōu)劣。軋坯的關鍵又在于軋坯機的操作。為了保證軋坯質量,要嚴格控制軋坯前物料的水分和溫度。軋坯機上最好設置軟化箱,以免軟化后其所含水分與溫度損失過大。開車前應周密檢查軋坯機的工作情況,如發(fā)現(xiàn)兩端料坯薄厚不均,或未經軋制的油料混入坯內,應停車檢查,調整軋距(應兩邊均衡的調整,并避免調得過緊)。檢查刮料板是否緊貼在軋輥表面上,防止發(fā)生粘輥現(xiàn)象。注意流量得均勻性,防止空載運轉。 2.浸出器內每格裝料量為80-85%,溶劑溫度應掌握在50-55℃大豆坯入浸溫度為50-55℃,浸出器溫度為50℃。噴淋方式采用大噴淋滴干式較好,噴淋段的液面以高出料面30-50毫米為宜,噴淋新鮮溶劑時不得溢入干段。溶劑比(溶劑重量與浸出料重量之比)1:0.8-1.1。選用無毒性溶劑,要求其對油脂有一定揮發(fā)性,化學性質穩(wěn)定,不易燃、易爆,沸點范圍窄,水溶解度小,不腐蝕機械,不與油粕起化學反應。 3.掌握好蒸烘機的操作。在粕料進入蒸烘機第一層時,因粕中含溶劑較多,升溫不宜過快、過高,以控制在65-75℃為宜;第二層溫度控制在85℃左右。第一、二層噴入直接蒸汽,在溶劑蒸發(fā)的同時,破壞有害酶類的活性。直接蒸汽噴入量為5-6公斤/噸料。第三層至最后一層,夾層加熱,起烘料的作用,溫度100-105℃,蒸烘時間約40分鐘左右,濕粕經干燥后蒸發(fā)出來的水和溶劑混合蒸汽,主要從最高一層頂部的出口管排除,它帶有少量的粕末(除去這些粕末有利于溶劑冷凝及回收系統(tǒng)設備安全)。經干燥的干粕,則從烘干機最下層出口排除(排除干粕含水分18-20%),入庫溫度在40℃以下。 4.混合油處理過程應嚴格控制溫度。經氣提后,混合油濃度沒有達到蒸發(fā)操作要求和、時,應將其中的一部分混合油繼續(xù)循環(huán)蒸發(fā)。 5.精煉是為了使大豆成品油質量復合食用標準。在精煉高溫水化處理工序中要注意的是:加水時,預熱大豆毛油溫度為55-75℃。加水可采用噴直接蒸汽、加熱水或汽、水并用三種方法。浸出的大豆毛油中磷脂含量為3-4%,而加水量為磷脂含量的2-3.5倍,水溫不得低于油溫。加水時,當磷脂膠粒能較持久懸浮于油中,不易集合結成絮狀沉淀時,加水快些;反之應慢些。水化時攪拌翼(斜度40-45°)轉數(shù),開始時60-70轉/分(懸漿式140-180轉/分),待磷脂結成后轉慢為20-30轉/分。水化時油溫達到140℃、真空度達到93325帕斯卡(即700毫米汞柱)時算起,保持穩(wěn)定不變。脫臭后豆油中溶劑含量應低于50毫克/公斤。 |
|
設備信息: |
振動平篩,去石機,永磁滾筒,風力分選器,回轉式干燥機,離心式粉碎機,暖豆箱,軟化鍋,蒸汽攪籠,對輥軋坯機,浸出器,刮板輸送機,脫溶烤機,高料層蒸烘機,捕集器,過濾器,混合油罐,第一蒸發(fā)器,第二蒸發(fā)器,汽提塔,冷凝器,分水器,平衡罐,蒸水罐烘干機:參考價格65萬元;清洗機:參考價格65萬元;破碎機:參考價格11萬元;脫殼機:參考價格554萬元;調質機:參考價格11萬元;壓片機:參考價格32萬元;浸出設備:參考價格50萬元;脫膠設備:參考價格11萬元;輸送設備:參考價格15萬元; |
產品描述: |
產品特征 1.色澤一般呈黃色或棕色;折光指數(shù)(20℃)1.4720-1.4770;比重(20℃/4℃)0.9210-0.9250。 2.衛(wèi)生標準油中的溶劑含量不得超過50毫克/公斤。具有大豆油固有的氣味和滋味,無異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