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黑松盆景的采掘與養(yǎng)護管理
黑松又名白芽松、鱗毛松,一般生長在海拔600米以下的荒山荒地;根系發(fā)達,耐干旱、瘠薄,對有害氣體有一定抗性。黑松樹皮灰黑色,鱗片狀裂開,常給人一種“剛勁挺拔,蒼古奇特”的氣勢。但被人們采掘栽在咫尺淺盆中,生長條件受至限制,故很難成活。據(jù)我的經(jīng)驗:黑松的成活與否,關(guān)鍵在于采掘與養(yǎng)護管理。
首先,要做好采掘前的準備。選取生長矮小而粗壯,尤以石隙間生長的小老樹樹樁最佳 。采掘的黑松樹樁確定后,不可立即動手挖掘,應(yīng)先把樹樁根部外圍60~80厘米處挖空,切斷部分主根,切口宜平,以利傷口愈合和促進須根生長;并對黑松進行選枝、短截、摘芽,以防止水份蒸發(fā)和松脂外溢,可用細土抹于截面或蠟封口。然后填土復(fù)原,澆水,并在生長季節(jié)對其進行養(yǎng)護管理。第二年才可適時挖掘!
其次,選擇挖掘的最適宜時期。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在12月至翌年2月,為最適期。氣溫一般在2~7攝氏度左右,這時黑松處于休眠期,松脂流動緩慢,即使傷根系,成活率仍很高。挖掘時土球要大。盡量不傷至根系,并隨時用細土或蠟封住切口,挖掘后用塑料薄膜包裹扎緊運回栽植。
再次,上盆與養(yǎng)護管理要得法。采掘后的松樁一般宜用紫砂陶盆。上盆前,先剔除山土1/2左右,剪去枯根爛根,剪短部分長根,同時剪去過多的枝干、松針以減少受傷根系的負擔(dān)。最好在采掘時,多挖些當(dāng)?shù)厣酵,有利于黑松對土壤的適應(yīng)。用龜背瓦片重疊蓋住盆洞,把粗粒的山土放在盆底,然后將松樁置于中間,下1/2盆土,以全部蓋住根系為準,壓實,并用竹扦向根隙間填土搗實,再下土。切忌根部懸空留有空穴。
上盆后的黑松樁景,先澆足塘水或沉淀水,置于陽光充足、濕潤通風(fēng)的環(huán)境,澆水不可過多,宜干透再澆。但每天要堅持用噴壺用清水噴松針、枝干數(shù)次,以保持濕潤,這對生長有利。成活后的黑松樁景春、夏季要適當(dāng)扣水,可使新枝低矮、針葉短小。黑松的修剪以摘芽為主。新上盆的黑松樁景一般一年內(nèi)不摘芽,枝繁葉茂根系才發(fā)達。第二年3~4月間新芽伸長,但尚未抽生針葉時進行。一般摘掉每根頂芽長的1/2左右,如不需要增長枝條的樁景,可將頂芽全部摘去。對于影響樁景姿態(tài)美觀的枝干,可在冬季休眠期剪除,并用蠟封口。黑松不喜肥,成活后,每年春季生長旺盛期可施二次稀薄腐熟的餅肥水,秋季再施一次即可。
最后,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黑松的病害主要有葉銹病,松瘤病,可噴灑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65%福美鐵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進行防治。
常見的蟲害有紅蜘蛛、松梢螟,可用40%三氯殺螨醇浮油1000~1500倍液、50%殺螟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