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神經生物學 » 正文

腦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6-09-27
腦波,顧名思義就是可以由儀器記錄下來的腦細胞活動的電波。人類的大腦像顆花椰菜,大腦皮質(又稱為灰質)相當于花椰菜綠色的部分,它包覆在髓質(又稱白質)的外圍;屹|由六層共約一百億至三百億個神經元細胞體組成,它們之間有著錯綜復雜的連結,以細胞膜上的電位變化來交換信息,互相聯(lián)絡。

一群群功能類似而聚在一起的神經元細胞,分布在皮質不同區(qū)域上。大腦在解剖學上分為額葉(frontal lobe)、頂葉(parietal lobe)、顳葉(temporal lobe)、枕葉(occipital lobe)四大區(qū)域,分別掌管運動、感覺、記憶、空間感、視覺等不同的功能,并且指揮肢體的動作和行為。細胞間電位變化形成的電流雖然微弱,但是經由分區(qū)貼在頭皮上的電極,把所接收到的訊號以放大器處理,并過濾噪聲后,就可以提供臨床上判斷各區(qū)腦細胞活動功能的重要信息。

自從一九二九年,德國的精神科教授柏格(Hans Berger, 1873-1941)成功完成首例人類腦波的記錄之后,經過數十年不斷的測試及研究,腦波專家已經了解正常人在不同年齡的腦波型態(tài)、清醒與睡眠的腦波變化,并可區(qū)分出各種異常波形代表的病理意義。記錄腦波已是一項絕對安全的檢查,在神經科常見的頭痛、頭暈、失智癥、意識不清等病癥的檢查上,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尤其在癲癇病人身上更是不可或缺。

腦波依其頻率基本上分為四種,由慢到快依序是 δ 波(4 赫茲以下)、θ 波(4 ~ 7 赫茲)、α 波(8 ~ 12赫茲)以及 β 波(13 赫茲以上)。當一般正常人安靜閉眼,但維持清醒狀態(tài)時,腦波主要是對稱的 α 波。α 波在枕葉部位特別明顯,并且在病人眼睛張開后便會被抑制。δ 波和 θ 波統(tǒng)稱為慢波,一般出現于睡眠時期,若是成人在清醒狀態(tài)下出現慢波,則大多是異常。β 波又稱為快波,臨床意義較為多樣化,依出現的時期、情境和部位來決定。

近數十年來,學者們陸續(xù)發(fā)現,當受測者被動接受外來的視覺、聽覺或感覺的刺激時,可以在腦部引發(fā)時間上固定相關的對應電波變化。另外一類型的變化則是和受測者主動的心智活動相關,例如請受測者從事心算、思考或記憶等腦部運作時,也會引起腦波振幅的下降,但是這樣的腦波變化和所從事的心智活動之間,并沒有非常固定的相位關系。

隨著對腦波了解的加深,一些在疾病診斷上不是那么重要,但是又具有特殊生理意義的波形陸續(xù)被辨識出來,其中以「μ 波」最具代表性。一九五二年有學者首度詳細描述這種波形,它的頻率和幅度與受測者的 α 波相似,但頻率略快些。μ 波的分布位置和 α 波也不相同。

μ 波一般被認為是腦部運動皮質區(qū)功能的代表,在受測者處于張眼狀態(tài)時仍會出現。受測者手指有動作時,會對 μ 波產生抑制,這種抑制在手指肌肉收縮真正產生動作之前,便可以由儀器記錄到。有趣的是,就算只是想象手指的動作,也能夠產生這種效果!這種特性讓聰明的科學家發(fā)覺利用 μ 波作為人腦—計算機接口的可能性。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705 second(s), 1235 queries, Memory 3.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