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對采購產品、最終產品、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中發(fā)現的不合格品進行識別和控制。
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預期使用或交付,及不合格品的再次發(fā)生。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產品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中發(fā)現的以及供方提供的不合格品,產品交付或使用后發(fā)現的不合格品的控制。
三、職責
1、品控部負責不合格品的控制,制定《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2、各部門分別對本部門不合格產品或服務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
3、品控部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對不合格品進行評審處置。
四、工作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活動包括不合格品的識別、標識、記錄、隔離、評審和處置。
1、不合格品的識別、判定
品控部的檢驗員負責對不合格品進行識別和判定,在產品的監(jiān)視和測量、過程監(jiān)視和測量、顧客滿意度調查、顧客投訴和數據分析、市場信息分析等發(fā)現的不合格品,質品管部檢驗員負責判定確認。
2、不合格品的標識、隔離
當出現不合格品時應立即作好標識,進行隔離,防止非預期使用。
。1)生產部負責生產過程中不合格品的標識和隔離;
。2)業(yè)務部負責顧客或供方提供的產品和最終產品的不合格品的標識和隔離;
。3)不合格品采用“不合格品”標識牌進行標識,不合格的服務采用“記錄”加以說明和標識。
3、不合格品的記錄
不合格品識別、判定以后,在進行標識的同時,做好不合格品情況的記錄。如不合格品數量、不合格項目、不合格的程度。也包括隨后采取的措施,所批準的讓步等處置情況。
4、不合格品的評審和處置
生產部、業(yè)務部負責各自職責范圍內的不合格品的評審,經評審后確認的不合格品要采取措施,消除發(fā)現的不合格及其原因,并經副總經理批準進行處置。
。1)顧客或供方提供的不合格品,對顧客提供的不合格品應及時報告給顧客并做好記錄,雙方協商降級或換貨、退貨等。對供方提供的不合格品,評審其嚴重程度,由總經理或總經授權人組織生產部、品控部等有關人員共同分析研究,提出處置方法,降級、退貨、讓步接受等。
。2)過程中發(fā)現的不合格品,經評審后,視其不合格程度由生產部返工后經品控不確認判定后同采取降級、改作它用、報廢等。
。3)最終產品的不合格品,視其嚴重程度,經品控部評判總經理批準,可降級、返工、申請讓步接收、改作它用等。
。4)交付或使用后發(fā)現的不合格品,應根據不合格的影響或潛在影響采取適當措施。如返回、退貨、調換、賠償并賠理道歉、承擔責任。
。5)檢驗檢疫局和進口國檢驗發(fā)現的不合格品按以下示意圖處置。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示意圖
5、對發(fā)現的不合格應調查、分析原因,及時采取糾正預防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再發(fā)生。
6、對不合格品采取返工或其它糾正方法后應再次進行驗證,以證實符合要求。
五、相關文件
糾正措施控制程序
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六、相關記錄
不合格品評審處置記錄
糾正/預防措施記錄
不合格品登記表